命题作文《懂你》
原文—— 懂你
潍坊一中76级2部1班 赵茗然
农舍方宅,矮屋几间,在为数不多清楚的儿时记忆里。在满树桂花下,姥姥踩着一只黄旧生锈的缝纫机,慢慢悠悠,踩过春夏秋冬,织出一首“姥最懂你”的芳歌。
在上小学之前,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书,不识字,加减运算也只不过会十以内的,但她可是一名十足的缝纫好手。自打我出生后,我的虎头小帽、绣花小鞋、小肚兜、毛衣等等全是她一手织的。
孩童时期,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皮孩子,毛毛躁躁的,连学走路都使着一股蛮劲走三步磕倒两下的。加上小时候在村里整日跟那些大我一两岁的男孩子玩,倍受欺负,而我又争强好胜、不服输,衣服就经常这里破个洞,那里缺个口的。时常地,院落里缝纫机声声……
黄昏时分,天空褪了浅赤却重染了丹砂。炊烟袅袅,桂花香飘,不时来一阵熏暖的晚风,吹起大片饱满的桂花,层层叠叠,溅起层层金黄色的涟漪,落花纷飞。
“姥姥——”我耷拉着脸,揉着委屈的、哭得红肿的眼皮,蓬头稚子,跺进了院落。姥姥迅速从厨房里赶出来,一把抱起我来,揉着我肉肉的小脸,看着我一身狼狈的样子,不禁噗哧一声,眼角的皱纹荡漾,然后又紧紧地搂着我,轻声说:“今天又是哪个调皮蛋惹着咱了?姥姥收拾他去!乖宝宝不哭了啊,姥懂你,做了你爱吃的大虾。”说着,用粗糙的手拎起衣领,“哎呦,瞅瞅哈,又弄破了个洞,姥今晚上又要加班了。”我不哭了,和姥姥相视,然后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疏朗的月光透过云隙,洒进屋内,在我睡眼朦胧中,隐约看到,一盏暗黄的灯,姥姥戴着老花镜轻轻地一脚一脚踩着缝纫机……
后来,我上小学了,回到城市里去了,回老家的次数也逐渐变少。每次回去,看到的是姥姥越来越弯的后背,越来越多的皱纹,越来越差的记性和缝纫机上堆的越来越多的尘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开始不接纳姥姥给缝的衣服,在我追赶潮流、穿着时髦的同时,姥姥也从“懂我”逐渐变得“不懂我”。
如今那架缝纫机静静地躺在偏屋的角落里,它像是被人所遗忘。上面布满了厚厚的尘灰,早已看不清原本的模样,咯吱的织布声已多年未再响起。
每每看到它时,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和最懂我的姥姥的点点滴滴,物是人非,不禁泪潸潸而下……
桑老师简评:文章写得充满温情,又含有一丝丝成长的惆怅。懂你的外祖母,和外祖母的那一台“噔噔噔”响的缝纫机,如一幅童年的淡墨山水,一直萦绕在你的脑海,也长久地给读者留有温暖的剪影。景物描写营造了温馨的氛围,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多样。既有概括性的情况总介,背景一览,又有情境化、镜头感的细节和场面刻画,点面结合,虚实相生。故事自然淳朴,意境优美,真实感强。字体美丽,卷面清新。存在问题有二:一是外祖母连夜给补衣服的细节刻画过于笼统,描写不细致,这个地方应该浓墨重彩啊!二是结尾处的议论点题,“懂我”“不懂我”,都不是题目要求的“懂你”,(前面有两次“姥最懂你”“姥懂你”),很矛盾,这是个大问题,点题的灵活度不够。请继续努力!请看老师的改文——
改文——
懂你
潍坊一中76级2部1班 赵茗然
农舍方宅,矮屋几间。檐前一棵桂花树,宅后是一条流向远方的清水河。
在朦胧的儿时记忆里,在那棵桂花树下,外祖母踩着一台生锈的老缝纫机,慢慢悠悠慢悠,轻轻重重轻重,“噔噔噔”地踩过春花秋月,踩过春夏秋冬,踩出一曲令人终生难忘的乡歌。
上小学之前的时光,我都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外祖母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她却是一名远近闻名的缝纫好手,十里八村的妇人们都来找她做衣服。自打我出生后,我的虎头小帽、绣花小鞋、小肚兜、小毛衣等等全是她老人家一手裁制的。
小河中的水涨了又落,院子里的石榴树一年一度,在初秋的凉风里挂满了裂开了嘴的红石榴。孩童时期的快乐和悲伤,都是简单而纯粹的。
那时候,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皮孩子,毛毛躁躁的,连学走路都凭着一股蛮劲,走三步磕两下的,加上小时候在村里我整日跟那些大男孩子玩,上墙爬屋的,身上的衣服就遭了殃,就经常这里破个洞,那里缺个口的。时常地,晚上寂静的灯光下,老家的屋子里就响着“噔噔噔”的缝纫机声……
这一天,黄昏时分,天空中褪了浅的紫却熏染了丹砂的红。炊烟袅袅,桂花香飘,不时吹来一阵熏暖的晚风,吹起大片大片凋零的香桂花,飘飘洒洒地,层层叠叠地,如在水面上溅起朵朵金黄色的涟漪,落花纷飞,香气馥郁。
“姥姥——”我耷拉着脑袋,哭哭咧咧的,蓬头稚子,跑进了院落。外祖母迅速从厨房里赶出来,一把抱起我来,揉着我肉肉的小脸,看着我狼狈的样子,不禁“噗哧”一声笑了,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好了好了,莫哭莫哭哦。姥姥知道,又跟那些毛小子去摘野桃子去了吧!看这小褂,都被桃树枝子戳破了。”
外祖母拿着我破了几个洞的小褂,左瞧右瞧,一会儿心里就有了主意。饭后,夜色里,老人家从簸箩的一堆废布里挑了一块粉红色的卡其布,仔细地剪成几朵不同形状的桃花的模样,然后蹬起缝纫机,仔细而精准地把这几朵桃花状的补丁缝合在我小褂的破口处。这样,一件纯白色的小褂,第二天就成了桃花朵朵飞的精致的艺术品了,足够我满村子里炫耀的。
疏朗的月光透过云隙,洒进屋内,躺在被窝里的我,在睡眼朦胧中,隐约看到,一盏暗黄的灯下,我亲爱的外祖母戴着老花镜,轻轻地一脚一脚地踩着缝纫机……
后来,我上小学了,回到城市里去了,来老家的次数也逐渐变少。每次回去,看到的是外祖母越来越弯的后背,越来越多的皱纹,越来越差的记性和缝纫机上堆的越来越多的尘灰。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祖母动缝纫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可我每次,都用干净抹布把外祖母的缝纫机擦得锃明瓦亮,因为在我的心里,外祖母月夜灯下踩缝纫机的“噔噔”声,一直就从未停歇过……
姥姥我懂你!懂你在艰难岁月里,凭一部破旧的缝纫机,让全家人都穿上体面的衣服,让我们出来进去有尊严;懂你无论何时,儿女后辈都是你心头的肉肉,即使不睡觉、不吃饭,你也会竭尽所能,让孩子们吃好,喝好,穿好,生活好!
记忆中外祖母的缝纫机阿!记录着儿时的酸甜苦辣咸,记录着远去童年的点点滴滴,尽管岁月逝远,物是人非,尽管记忆一再地让我们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