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吴语是汉语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省大部、上海市全境,安徽南部及福建、江西的小部分地区。学术界将其分爲太湖片、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处衢片、宣州片六个小片。其中北部吴语即太湖片是公认的吴语代表。据 2004 年的统计,大约有 8000 万人口,是中国第二大方言,世界第十大语种。吴语历史悠久,婉转优雅。与其他汉语方言一样,吴语曾经被质疑爲「独立语言」而非「汉语方言」。出于政治、文化上的考虑,语言学家将其划分爲汉语方言的一支。
温岭方言属于北部吴语太湖片与南部吴语各片的过渡区台州片。《台州地方志》指出:「台州方言片以临海市爲中心,市北与仙居、天台、三门3县通称上乡话,口音比较强硬;市南与温岭、黄岩、玉环、椒江4县市通称下乡话,口音较柔软;上、下乡语音有细微差别。」关于台州片是否属北部吴语,学术界尚存争议。
本论文以笔者的母语——温岭话作爲研究对象。本文所研究的是城区音系,在最近的五十年里,市区的方言杂糅了各个乡镇涌入的口音,但主体框架仍然存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温岭话新老派音系的研究, 对温岭方言作一个全面的阐述,以探求本地区方言的特点。从而可以结合北部吴语其他地点的资料进行类比研究,更好地促进吴语的研究。
第一部分 语音
一 方言音系
温岭话属吴语。石塘镇箬山一带渔区同时通行闽南话。
温岭话内部略有差异,其中市境西北角泽国大溪一带音近黄巖,西南角城南坞根及东南石塘一带音近玉环。本文主要研究城关地区老派音系,对新派①音系辅以归并梳理,进行适当的对比研究。
一、声母(29 个)
声母表
条目
双唇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面前
舌根
喉
塞音
清
不送气
[p]帮班
[t]端担
[k]嫁古
[ʔ]下影
送气
[pʰ]滂攀
[tʰ]透塌
[kʰ]揢苦
浊
[b]并办
[d]定蛋
[g]隑巨
塞擦音
清
不送气
[ts]知志
[tɕ]机见
送气
[tsʰ]次初
[tɕʰ]欺溪
浊
[dz]箸迟
[dʑ]鳍其
擦音
清
[f]非番
[s]丝试
[ɕ]希晓
[h]罅好
浊
[v]奉饭
[z]是字
[ʑ]誓神
鼻音
[m]明慢
[n]难拿
[ȵ]疑泥
[ŋ]砑硬
边音
[l]烂来
说明:
本音系共有声母29个(次浊不阴阳分列),具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温岭县志》作29声母, 与本表并无差异。
[ȵ]与[n]不构成音位对立,故而拼音记录之时可全部转写为n 。另有 [j]姨/[w]胡 ,一般方言志中均记爲[ɦ],即作 [ɦi]姨/[ɦu]胡 处理,实际音值应为[ji]/[wu]。本文中分记作[j]/[w]。
二、韵母(43 个)
韵母表
韵头
韵尾
开口
齐齿
合口
撮口
开尾韵
(含-u)
[ɿ]
资试时志
[i]
衣未世西
[u]
乌夫婆火
[y]
雨居吹靴
[a]
矮街泰拉
[ia]
野谢写也
[ua]
歪怪画文
[ɔ]
袄包交孝
[iɔ]
要桥绕超
[o]
下家巴瓦
[uo]
花白瓜白
[yo]
唷
[ɤ]
斗透嗽楼
[iɤ]
后口欧否
[ø]
判半酸乱
[yø]
远娟全原
[ɛ]
晏反蓝伞
[iɛ]
刊眼间颜
[uɛ]
弯惯环
[e]
哀来碎最
[ie]
烟变千扇
[ue]
碗会欢官
[ɯ]
屙哥柯饿
[iu]
友流手寿
鼻化韵
[ã]
幸争猛硬
[iã]
央两相长
[uã]
横
[ɔ̃]
项刚方尝
[uɔ̃]
光慌
[yɔ̃]
窗双撞
①新派年龄段基本爲 60 岁以下。
鼻尾韵
[øŋ]
寸
[ɤŋ]
恩
[iŋ]
英名进忍
[yŋ]
云准君闰
[əŋ]
本跟肯
[uəŋ]
温困棍
[oŋ]
龙东蹦同
[uoŋ]
翁公空
[yoŋ]
用弓兄熊
塞尾韵
[ɛʔ]
押
[iɛʔ]
甲掐
[uɛʔ]
刮活骨窟
[aʔ]
轭客
[iaʔ]
约脚
[uaʔ]
划
[oʔ]
恶落角墨
[uoʔ]
屋谷谷
[yoʔ]
俗郁菊肉
[ɤʔ]
黑特
[iʔ]
益别石
[yʔ]
越
[əʔ]
黑特
[uəʔ]
刮活骨窟
[øʔ]
脱夺
说明:
表中浅蓝色部分爲老派音系中存在的发音,紫色部分爲新派音系发展归并后产生的发音,而灰色部分爲两者共有。
辅音韵[m],[n],[ŋ]不计入总数。温岭话单元音丰富,没有[ai],[ei],[au],[ou]等前响复合元音。老
派音系共有韵母 52 个([yo]唷 仅一字,县志老派音系表中未记录),新派音系共有韵母 44 个。与老派比较,新派归并的情况如下:
[ue]韵部分老派人群发音为[uø],部分城区新派口音混淆[e]与[ø];[øŋ]和[ɤŋ]基本上完全并入[əŋ],而[ɤŋ]在一定情况下可视爲[əŋ]的变体。城区新派口音仍旧较为完整地保留[øŋ];[ɛʔ]行并入[əʔ]行;[øʔ]行基本并入[oʔ]行,少数入[əʔ]行;[aʔ]行基本并入[əʔ]行,但也有不成系统的残留,在语流中可以体现;[yʔ]基本并入[yoʔ],亦有少数残留现象。实际发音音值描述:
[a]行实际发音音值可介于[a]与[ᴀ]之间;[aʔ]行实际发音音值近[ɐʔ];[ɔ̃]行实际发音音值近[ɒ̃ ];[ã][ɔ̃]行鼻化韵实际发音音值近鼻尾韵[aŋ][ɔŋ];[iʔ]实际发音音值近[iɪʔ],[yʔ]实际发音音值近[yɪʔ]。辅音韵发音阴调字头带紧喉[ˀ],如五白[ˀŋ];阳调有明显的浊气流[ʱ],如 红白[ʱŋ]。三、声调(7 个)
阴平
33
刚私高安天三
阳平
31
寒穷平
牛人门
阴上
42
古祖纸
马米有
阳上
31
近部坐稻动罪
阴去
55
界帕醉唱菜放
阳去
13
蛋助大
浪岸用
阴入
5
哭革百客一七
阳入
1
石白读
纳木月
说明:
城区单字调 7 个。爲平上去入分阴阳调,与中古四声整齐对应。其中阳平,阳上虽爲同一调值 31,但两者的连调和变音均不同。次浊音位的归并爲次浊上声归阴上①,其余归阳调。另有匣母上声亦归调阴上②。同时存在小称音变③,变调后调值一般比较整齐,俗称儿化。对于一些口语常用字,可能罕用单字调,而多用小称音节。
①[l], [m], [n], [ŋ], [ j], [w]属于次浊,次浊对应上声字比如 「马米有」 等字,在温岭话读次浊阴调。次浊阴调,即紧喉次浊,举例如[ʔl], [ʔm]等音,发音时没有类似 「牛人门」 等吐字时带动的浊气流。
②匣母上声字,比如 幸 下 等字,读阴调。下文将作详述。
③在北京话中,儿化音变同时也就是小称音变,因爲儿化「指小」、「表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都跟「小」有关;而在温岭话中儿化音变与小称音变并不完全等同:儿化除了具有指小的语法功能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下文将做详述。
四、拼音方案
温岭拼音方案基于吴语协会通用吴语拼音框架,采用老派温岭话作为现代音系,参照李荣先生温岭话著述及《温岭县志》制作。
本吴语拼音是在考察台州罗马字方案、综合吴语区各地传统吴语罗马字方案、世界主要罗马字和转写方案,结合现代信息化应用之需要,考量实际使用与现代音系的匹配而成,是传统和现代结合的产物。
总体的设计思路是,使吴语拼音符合国际上的罗马字惯例,让拼音能够成为大家交流和学习吴语的强有力的工具,也可成为无法写出汉字时的第二文字。方案习得请移步百度温岭话吧温岭话拼音方案教程。字音查询请移步吴音小字典(地区选择「温岭」)。
本文将在下部采用国际音标与吴语拼音并书的格式行文。
声母表
唇音
p 帮比
ph 滂批
b 平皮
f 敷飞
v 奉浮
'm 妈米
m 明迷
齿音
ts 知渣
tsh 痴差
dz 迟查
s 丝晒
z 是蛇
'l 拉里
l 来雷
舌头音
t 端低
th 透梯
d 定地
'n 那脑
n 南闹
舌面音
c 见基
ch 溪千
j 其健
sh 晓西
zh 神齐
'ni 拈拟
ni 疑泥
牙音
k 光该
kh 框看
g 狂渠
'ng 嗯咬
ng 牙傲
喉音
(')① 影岙
h 好黑
gh 匣豪
y 姨 /w 胡
韵母表
a 矮介
o 下沙
e 哀爱
au 袄告
ou 歌屙
eu 斗头
ua 歪怪
uo 花白
ue 碗换
ia 野借
io 哟
ie 烟旱
iau 要叫
iou 友久
ieu 后狗
ae 晏限
oe 判盘
an 幸生
aon 项浪
on 东龙
en 盆本
oen 寸孙
eon 恩
uae 弯关
uoe 碗
uan 横梗又
uaon 黄广
uon 工空
uen 温困
iae 刊敢
ian 央乡
in 清音
ioe 远卷
iaon② 撞双
ion 用永
iuin 君云
aeh 鸭押
oeh 脱杂
ah 格客
oh 读恶
eh 黑则
③
r 而新
uah 划
uoh 屋国
ueh 骨刮
m 无白
iaeh 甲掐
iah 约脚
ih 立一
n 尔白
ioh 局郁
iuih 越缺
ng 鱼白
说明:
参照第二部分韵母说明,与老派比较,新派归并的情况如下:
ue 韵部分老派人群发音为 uoe,部分城区新派口音混淆 e 与 oe;oen 和 eon 基本上完全并入 en,而 eon 在一定情况下可视爲 en 的变体。城区新派口音仍旧较为完整地保留 oen;aeh 行并入 ah 行;oeh 行基本并入 oh 行,少数入 eh 行;ah 行基本并入 eh 行,但也有不成系统的残留,在语流中可以体现;iuih 基本并入 ioh,亦有少数残留现象。①「'」表示零声母,在拼音出现隔音问题时添加,一般书写中不出现。
②iaon 全拼亦作 iuaon,无对立情况下考虑略写。
③「而」读 r[əl]为新产生读音,音值较不稳定。老派文读作 zy[z]。
二 语音音系比较
与中古汉语音系的比对①
由于韵母部分涉及比对较为复杂,故本处只作声母的比对。采用国际音标,附本地吴语拼音比对。
一、知系
知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知母
ʈ
tʂ
ʦ/ʨ
ts/c
彻母
ʈʰ
tʂʰ
ʦʰ/ʨʰ
tsh/ch
澄母
ɖ
tʂ /tʂ'
ʣ/ʥ
dz/j
娘母
ɳ
n/ɻ
n/ȵ
n/ni
庄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庄母
ʧ
tʂ
ʦ
ts
初母
ʧʰ
tʂʰ
ʦʰ
tsh
崇母
ʤ
tʂʰ
z
z
生母
ʃ
ʂ
s
s
章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章母
ʨ
tʂ
ʦ/ʨ
ts/c
昌母
ʨʰ
tʂʰ
ʦʰ/ ʨʰ
tsh/ch
船母
ʥ
tʂ/tʂʰ/ʂ
z/ʑ
z/zh
书母
ɕ
ʂ
s/ɕ
s/sh
禅母
ʑ
tʂʰ/ʂ
z/ʑ
z/zh
日母
ɳʑ
ɚ/ɻ
ȵ/ʑ
ni/zh
二、端系
端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端母
t
t
t
t
透母
tʰ
tʰ
tʰ
th
定母
d
t/tʰ
d
d
精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精母
ʦ
ʦ/ ʨ
ʦ/ʨ
ts/c
清母
ʦʰ
ʦʰ/ ʨʰ
ʦʰ/ ʨʰ
tsh/ch
从母
ʣ
ʦ/ʦʰ/ ʨ/ ʨʰ
z/ʑ
z/zh
邪母
z
s/ɕ
z/ʑ
z/zh
心母
s
s/ɕ
s/ɕ
s/sh
泥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值
吴音
吴拼
泥母
n
n/ɻ
n/ȵ
n/ni
来母
l
l
l
l
①中古音系采用《广韵》拟音。比对同时涉及与普话的比对。对于个别字可能存在的特殊读音,各表不作收录。表格中吴音一栏,仅指的本地区发音。
三、帮系
帮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帮母
p
p
p
p
滂母
pʰ
pʰ
pʰ
ph
并母
b
p/pʰ
b
b
明母
m
m
m
m
非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非母
pf
f
f
f
敷母
pfʰ
f
f
f
奉母
bv
f
b/v
b/v
微母
mv
零声母
m/v
m/v
四、见系
见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见母
k
k/ʨ
k/ʨ
k/c
溪母
kʰ
kʰ/ʨ'ʰ
kʰ/ʨʰ
kh/ch
群母
g
k/ʨ/kʰ/ʨʰ
g/ʥ
g/j
疑母
ŋ
零声母
ŋ/ȵ
ng/ni
晓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晓母
h
h/ɕ
h/ɕ
h/sh
匣母
ɦ
h/ɕ
ɦ
gh
影组声母
中古拟音
普话音
吴音
吴拼
影母
ʔ
零声母
ʔ
(')零声母
喻母
j
零声母
j(ɦi)
y
三 声韵特点
一、声母部分
古汉语浊声母字,今仍读浊音声母。全浊:b[b]、d[d]、g[g]、gh[ɦ] 、v[v]、z[z]、dz[dz]、zh[ʑ]、j[ʥ]
次浊:m[m]、n[n]、ni[ȵ]、ng[ŋ]、l[l]、j[j]、w[w]
2.见系拼细音与尖团合流。
所谓见系拼细音,即舌根音[k]组,与[i]、[y]相拼的发音。现代温岭城区音系中,见系齐齿①已经基本颚化②,而见系撮口③仍基本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但在市境西南部、东南部及玉环县境内,中老年人群依然存留着完备的见系不颚化。精组字逢细音基本读[ʨ]组声母。
据西洋传教士的台州罗马字圣经记载,百年前的台州方言 节tsih≠结 kyih④,但随着近代见系细音的颚化,以及尖音的团化,现代温岭音系已经演变爲 节 cih[ʨiʔ]=结cih[ʨiʔ]。
例如:焦ciau[ʨiɔ]33=浇 ciau[ʨiɔ]33
酒ciou[ʨiu]42=久 ciou[ʨiu]42
ci [ʨi]
际
chi [ʨʰi]
妻
zhi [ʑi]
齐
shi [ɕi]
西
ji [ʥi]
其
ci [ʨi]
鸡
chi [ʨʰi]
溪
shi [ɕi]
戏
cia [ʨia]
姐
chia [ʨʰia]
且
zhia [ʑia]
谢
shia [ɕia]
写
jia [ʥia]
茄
cia [ʨia]
迦
chia [ʨʰia]
*
shia [ɕia]
*
cie
[ʨie]
尖
chie
[ʨʰie]
千
zhie
[ʑie]
前
shie
[ɕie]
仙
jie
[ʥie]
件
cie
[ʨie]
兼
chie
[ʨʰie]
欠
shie
[ɕie]
险
tseu [tsɤ]
走
tsheu [tsʰɤ]
凑
zeu [zɤ]
*
seu [sɤ]
嗽
jieu [ʥiɤ]
厚
cieu [ʨiɤ]
构
chieu [ʨʰiɤ]
口
shieu [ɕiɤ]
吼
ciau [ʨiɔ]
焦
chiau [ʨʰiɔ]
悄
zhiau [ʑiɔ]
憔
shiau [ɕiɔ]
肖
jiau [ʥiɔ]
桥
ciau [ʨiɔ]
浇
chiau [ʨʰiɔ]
翘
shiau [ɕiɔ]
晓
ciou
[ʨiu]
酒
chiou
[ʨʰiu]
秋
zhiou
[ʑiu]
就
shiou
[ɕiu]
秀
jiou
[ʥiu]
求
ciou
[ʨiu]
久
chiou
[ʨʰiu]
恘
shiou
[ɕiu]
休
cian [ʨiã]
酱
chian [ʨʰiã]
枪
zhian [ʑiã]
像
shian [ɕiã]
相
jian [ʥiã]
强
cian [ʨiã]
僵
chian [ʨʰiã]
羌
shian [ɕiã]
向
ciah
[ʨiaʔ]
爵
chiah
[ʨʰiaʔ]
鹊
zhiah
[ʑiaʔ]
嚼
shiah
[ɕiaʔ]
削
jiah
[ʥiaʔ]
*
ciah
[ʨiaʔ]
脚
chiah
[ʨʰiaʔ]
却
shiah
[ɕiaʔ]
谑
cin [ʨiŋ]
精
chin [ʨʰiŋ]
清
zhin [ʑiŋ]
秦
shin [ɕiŋ]
心
jin [ʥiŋ]
近
cin [ʨiŋ]
经
chin [ʨʰiŋ]
轻
shin [ɕiŋ]
兴
cih
[ʨiʔ]
迹
chih
[ʨʰiʔ]
七
zhih
[ʑiʔ]
席
shih
[ɕiʔ]
悉
jih
[ʥiʔ]
极
cih
[ʨiʔ]
吉
chih
[ʨʰiʔ]
契
shih
[ɕiʔ]
吸
cion [ʨyoŋ]
纵
chion [ʨʰyoŋ]
*
zhion [ʑyoŋ]
从
shion [ɕyoŋ]
松⑤
jion [ʥyoŋ]
共
cion [ʨyoŋ]
供
chion [ʨʰyoŋ]
穹
shion [ɕyoŋ]
兄
cioh
[ʨyoʔ]
足
chioh
[ʨʰyoʔ]
促
zhioh
[ʑyoʔ]
俗
shioh
[ɕyoʔ]
肃
jioh
[ʥyoʔ]
局
cioh
[ʨyoʔ]
*
chioh
[ʨʰyoʔ]
曲
shioh
[ɕyoʔ]
旭
ciu [ʨy]
咀
chiu [ʨʰy]
蛆
zhiu [ʑy]
聚
shiu [ɕy]
须
giu
[gy]
巨
kiu
[ky]
居
khiu
[kʰy]
区
hiu
[hy]
虚
cioe [ʨyø]
镌
chioe [ʨʰyø]
拴
zhioe [ʑyø]
旋
shioe [ɕyø]
宣
gioe [gyø]
拳
kioe [kyø]
卷
khioe [kʰyø]
劝
hioe [hyø]
楦
ciuin
[ʨyŋ]
俊
chiuin
[ʨʰyŋ]
皴
zhiuin
[ʑyŋ]
殉
shiuin
[ɕyŋ]
笋
giuin
[gyŋ]
群
kiuin
[kyŋ]
经
khiuin
[kʰyŋ]
菌
hiuin
[hyŋ]
训
ciuih [ʨyʔ]
*
chiuih [ʨʰyʔ]
*
zhiuih [ʑyʔ]
绝
shiuih [ɕyʔ]
雪
giuih [gyʔ]
掘
kiuih [kyʔ]
决
khiuih [kʰyʔ]
屈
hiuih [hyʔ]
血
注:*表示无字,或者非常用字。
①齐齿[i-class],「齐齿呼」的简称,音韵学上的四呼之一。凡[i]韵母或韵头[i]的韵母,称齐齿呼,如 机 ci[ʨi],天 thie[tʰie]。
②颚化是一个语言学的名词,指辅音在发音时变得接近颚辅音。汉语族的音位变化一般指[k]组转爲[ʨ]组,例字如「鸡」,在传教士时代,记音一般作
kyi[ki],而现代温岭音系已经读爲[ʨi]。
③凡[y]韵母或者韵头[y]的韵母,称撮口呼,音韵学四呼之一。如 鬼 kiu[ky],捐 kioe[kyø]。
④传教士一般将喉塞尾[ʔ]记作-h,如 tsih 即[tsiʔ],kyih 即[kiʔ]。
⑤温岭话中将「松树」称为「松毛树」zhion-mau-zhiu[ʑyoŋ mɔ ʑy],「柏树」为「松柏」shion-pah[ɕyoŋ paʔ]。
3.[ȵ]只拼细音,不与[n]构成音位对立。
例如:呆 nie[ȵie]31
牛 nieu[ȵiɤ]31
绕 niau[ȵiɔ]13
扭'niou[ˀȵiu]42
让 nian[ȵiã]13
韧 nin[ȵiŋ]13
肉 nioh[ȵyoʔ]1
4.从母字一般读[z]声母,拼细音则读[ʑ]声母。
例如:坐 zo[zo]13
齐zhi[ʑi]31
罪 ze[ze]31
残zae[zɛ]31
造 zau[zɔ]13
贱zhie[ʑie]13
泉 zhioe[ʑyø]31
墙 zhian[ʑiã]31
从zhion[ʑyoŋ]31
贼 zeh[zɤʔ]1
集 zhih[ʑiʔ]1
有极少数例外:暂dzae[dzɛ]13
5.庄组多读舌尖音,即[z]组声母。
例如:助 zu[zu]13
愁zeu[zɤ]31
闸zaeh[zɛʔ]1
生 san[sã]33
窄tsah[tsaʔ]5/tsaeh[tsɛʔ]5
债tsa[tsa]55
抄 tshau[tsʰɔ]33
初 tshu[tsʰu]33
瑟 soeh[søʔ]5
例外字如:涩虱 shih[ɕiʔ]5
闩 shioe[ɕyø]33
窗 chiaon[ʨʰyɔ̃]33
缩 shioh[ɕyoʔ]5
6.除假摄止摄外,知章组多读[ʨ]组声母。与同摄三四等的精组同音。
例如:就 =授 zhiou[ʑiu]13①
晴 =成 zhin[ʑiŋ]33
须 =书 shiu[ɕy]33
焦 = 招 ciau [ʨiɔ]33
酒 = 帚 ciou[ʨiu]42
箭 = 战 cie[ʨie]55
进 =镇 cin[ʨiŋ]55
浆 =张 cian[ʨiã]33
七 =斥 chih[ʨʰiʔ]5
jiau
[ʥiɔ]
兆潮
ciau
[ʨiɔ]
照
chiau
[ʨʰiɔ]
超
zhiau
[ʑiɔ]
扰绍
shiau
[ɕiɔ]
少烧
jiou
[ʥiu]
稠
ciou
[ʨiu]
周昼
chiou
[ʨʰiu]
臭抽
zhiou
[ʑiu]
受柔
shiou
[ɕiu]
收手
jian
[ʥiã]
长
cian
[ʨiã]
张
chian
[ʨʰiã]
厂创
zhian
[ʑiã]
壤
shian
[ɕiã]
商
jiah
[ʥiaʔ]
着
ciah
[ʨiaʔ]
芍
chiah
[ʨʰiaʔ]
绰
zhiah
[ʑiaʔ]
弱
shiah
[ɕiaʔ]
烁
jion
[ʥyoŋ]
重
cion
[ʨyoŋ]
终中
chion
[ʨʰyoŋ]
充冲
zhion
[ʑyoŋ]
茸绒
shion
[ɕyoŋ]
舂
jioh
[ʥyoʔ]
浊
cioh
[ʨyoʔ]
烛竹
chioh
[ʨʰyoʔ]
触
zhioh
[ʑyoʔ]
熟辱
shioh
[ɕyoʔ]
叔束
jin
[ʥiŋ]
陈程
cin
[ʨiŋ]
真正
chin
[ʨʰiŋ]
秤趁
zhin
[ʑiŋ]
晨城
shin
[ɕiŋ]
伸升
jih
[ʥiʔ]
直撤
cih
[ʨiʔ]
浙质
chih
[ʨʰiʔ]
斥彻
zhih
[ʑiʔ]
石入
shih
[ɕiʔ]
室设
jiu
[ʥy]
厨坠
ciu
[ʨy]
朱追
chiu
[ʨʰy]
处吹
zhiu
[ʑy]
瑞树
shiu
[ɕy]
输水
jioe
[ʥyø]
椽传
cioe
[ʨyø]
专转
chioe
[ʨʰyø]
穿串
zhioe
[ʑyø]
船
shioe
[ɕyø]
闩
jiuin
[ʥyŋ]
䣩
ciuin
[ʨyŋ]
肫
chiuin
[ʨʰyŋ]
春
zhiuin
[ʑyŋ]
纯润
shiuin
[ɕyŋ]
舜
jiuih
[ʥyʔ]
朮
ciuih
[ʨyʔ]
拙茁
chiuih
[ʨʰyʔ]
出
zhiuih
[ʑyʔ]
述
shiuih
[ɕyʔ]
说
①就从 此处下标表示该字的中古声母。本文遇单字尽量标调,而词汇部分将不再标调,因爲其中涉及连续变调这一复杂问题。详见 李荣《温岭方言的连续变调》,《方言》1979.1。
7.匣母字。
⑴上声紧喉。
例字
现代读音
中古声
中古韵
中古摄
四声
反切①
后厚②
ieu[ˀiɤ]
匣
侯
流
上
胡口
旱
ie[ˀie]
匣
寒
山
上
胡笴
下厦
o[ˀo]
匣
麻
假
上
胡雅
幸
an[ˀã]
匣
耕
梗
上
胡耿
限
ae[ˀɛ]
匣
山
山
上
胡简
亥
e[ˀe]
匣
咍
蟹
上
胡改
项
aon[ˀɔ̃]
匣
江
江
上
胡讲
浩
au[ˀɔ]
匣
豪
效
上
胡老
浑
uen[ˀuəŋ]
匣
魂
臻
上
胡本
缓
ue[ˀue]
匣
桓
山
上
胡管
户
u[ˀu]
匣
模
遇
上
侯古
特例如:喖咙u-lon[ˀu loŋ]
猢狲u-soen[ˀu søŋ]
葫芦 u-lu[ˀu lu]
和尚 u-zaon[ˀu zɔ̃]
此类字虽爲平声,但是反切前字皆爲 户,细究起来在音韵上也勉强算是契合的。
⑵匣母读如群母③。
例如:啣giae[giɛ]31
馅 giae[giɛ]13
厚 jieu[ʥiɤ]31
⑶其他特殊读音。
例如:峡kiaeh[kiɛʔ]5
舰khiae[kʰiɛ]42
8.懒音④。
此处懒音是指,部分本音应读声母[l]的字由于发音习惯等诸多因素,实际发音之时混入声母[n]。
温岭话中并无成系统的懒音,懒音的现象也并不严重。笔者调查所得也只有少数几个字,所以不可因爲温岭话里几个字的懒音,而妄加推断温岭话是[l]/[n]不分。
例如:轮 loen[løŋ]13/noen[nøŋ]13→轮船 noen-zhioe[nøŋ ʑyø]
论 loen[løŋ]13/noen[nøŋ]13→论文 noen-ven[nøŋ vəŋ]
①反切,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爲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简而言之,就是取被切上字的声母和被切下字的韵母组合成的读音来表示一个新字。
②忠厚 cion-ieu[ʨyoŋ ˀiɤ],下文读音爲 jieu[ʥiɤ]时意项与「薄」相对。
③《广韵》中记录爲匣母的字,在吴音中常常出现读如群母。在吴语各地均有分布。
④懒音原爲粤语发音不准的概念,此处借用专指温岭话中部分因爲语流关系造成的讹音。
二、韵母部分
古入声韵,今均带喉塞韵尾[ʔ]。鼻音韵区分前后[ã],即分列 an[ã]和 aon[ɔ̃]。台州片内部均区分两韵。咸山摄开口三四等皆读[ie]韵。例如:变pie[pie]55
店 tie[tie]55
连 lie[lie]31
尖 cie[ʨie]33
钳 jie[ʥie]31
扇 shie[ɕie]55
燕 ie[ˀie]55
4.山摄桓韵合一和山摄删韵合二有别。前者主要读 oe[ø]和 ue[ue]韵,后者多读 ae[ɛ]、uae[uɛ]韵。
5.相比台州其他地区,介音字较多。
例字
隑
该
开
敢
刊
工
空
温岭
gie[gie]
kie[kie]
khie[kʰie]
kiae[kiɛ]
khiae[kʰiɛ]
kuon[kuoŋ]
khuon[kʰuoŋ]
临海
ge[ge]
ke[ke]
khe[kʰe]
koe[kø]
khoe[kʰø]
kon[koŋ]
khon[kʰoŋ]
仙居
gae[gɛ]
kae[kɛ]
khae[kʰɛ]
kiae[kiɛ]
khoe[kʰø]
kon[koŋ]
khon[kʰoŋ]
6.果摄假摄基本不相混。果摄歌韵(见系)多爲 ou[ɯ],戈韵多爲 u[u]。而在台州旧府城临海,果摄一等与假摄开口二等字同韵。
例如:歌 kou[kɯ]≠家 ko[ko]33
贺 ghou[ɦɯ]≠和 wu[ɦu]②≠夏 gho[ɦo]13
果摄
过
磨
破
座白
搓白
蛾
歌
河
ku[ku]
mu[mu]
phu[pʰu]
zu[zu]
tshu[tsʰu]
ngou[ŋɯ]
kou[kɯ]
ghou[ɦɯ]
假摄
嫁
麻
怕
射白
叉
牙
加
霞
ko[ko]
mo[mo]
pho[pʰo]
zo[zo]
tsho[tsʰo]
ngo[ŋo]
ko[ko]
gho[ɦo]
7.蟹摄开一区分泰、咍两韵。例如:戴[te]≠带[ta]55
咍摄
戴
态
耐
菜
代
te[te]
the[tʰe]
ne[ne]
tshe[tsʰe]
de[de]
泰摄
带
太
奈
蔡
汏
ta[ta]
tha[tʰa]
na[na]
tsha[tsʰa]
da[da]
8.复杂的鱼韵合三字①。
⑴[ɿ]韵
苎箸
煮猪
鼠
薯锄
梳絮
dzy[dzɿ]
tsy[tsɿ]
tshy[tsʰɿ]
zy[zɿ]
sy[sɿ]
⑵[e]韵
去
锯
渠
虚
许
khie[kʰie]
kie[kie]
gie[gie]
he[he]
he[he]
①鱼韵合三字涉及较多文白异读层次,下文将作叙述。
⑶[u]韵
助
阻
初
所
庐
zu[zu]
tsu[tsu]
tshu[tsʰu]
su[su]
lu[lu]
⑷[y]韵
除
处
咀
蛆
巨
居
如
徐
书
jiu[ʥy]
chiu[ʨʰy]
ciu[ʨy]
chiu[ʨʰy]
giu[gy]
kiu[ky]
zhiu[ʑy]
zhiu[ʑy]
shiu[ɕy]
⑸其他 鱼白ng[ʱŋ]
9.知章组祭韵开口读 i[i]韵。
滞
制
誓
世
势
ji[ʥi]
ci[ʨi]
zhi[ʑi]
shi[ɕi]
shi[ɕi]
四 文白异读
文白异读也是声韵方面的一个特征,但并不是单单关于声母或者韵母的,且涉及范围较广,故此处单列一个章节叙述。
文白异读普遍出现于南方方言,由于历来都是北政南商,所以文白异读系统被认爲是南方人爲了适应政治上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爲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字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爲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或话音。吴语的文白异读古已有之,演变到了现代,文白异读系统已经十分完备,与现代吴语几乎是同一时期定型的。总的说来,吴语的文白异读历史层次比较多,读音情况也比较复杂。
近年来,随着推普工作的进行,产生了一些接近普话而混乱的读音,能否将这些读音归爲新的文读音还不能确定。本文则是以传统的文白异读格局爲标准进行偏向学术层面的探究,但是无意于为何者正名, 因为在实际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音化已不可避免,不管是蟹摄合口三四、与止摄合口三等、麻韵还是章组宕摄开口三等,如若在普话的音位影响之下,重又建立起类似传统文白异读的情形,仍旧应当留意这种对语言现状的破坏,不应加以提倡。
行文中考量老派使用情形,将通行于日常语言的读音标记上深红色。
鱼韵合口三等上文已作叙述,鱼韵合三字读音比较复杂,其中存留的文白层面也同样比较复杂。例如:鱼白 ng[ʱŋ]/文 niu[ȵy]
鼠白tshy[tsʰɿ]/文 chiu[ʨʰy]
此处摘录较有规律的一组,白读[y]韵,文读[e]或者[ie]韵。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渠
giu[gy]
gie[gie]
虚
hiu[hy]
he[he]
锯
kiu[ky]
kie[kie]
许
hiu[hy]
he[he]
去
khiu[kʰy]
khie[kʰie]
⑴渠道 giu-dau[gy dɔ];第三人称 gie[gie]
⑵去年 khiu-nie[kʰy ȵie];作动词 khie[kʰie]
⑶肾虚 zhin-hiu[ʑiŋ hy];表示浮肿、虚胖 he[he]
⑷许配 hiu-phe[hy pʰe];人称代词,我许'ngo-he[ˀŋo he]
2.蟹摄合口三四等
白读 iu[y]韵,文读ue[ue]韵。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卫
we[we]
yu[jy]
桂
kue[kue]
kiu[ky]
慧
we[we]
yu[jy]
惠
we[we]
yu[jy]
3.止摄合口三等
白读 iu[y]韵,文读e[e]或 ue[ue]韵。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危
we[we]
niu[ȵy]
跪
gue[gue]
giu[gy]
魏
we[we]
yu[ȵy]
贵
kue[kue]
kiu[ky]
为
we[we]
yu[jy]
归
kue[kue]
kiu[ky]
位
we[we]
yu[jy]
随
ze[ze]
zhiu[ʑy]
4.麻韵高化①
一般白读o[o]韵,文读 a[a]韵。部分字只有一读,如 者 cia[ʨia]
且chia[ʨʰia]。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瓜
kua[kua]
kuo[kuo]
亚
ia[ˀia]
o[ˀo]
花
hua[hua]
huo[huo]
雅
ia[ˀia]
'ngo[ˀŋo]
话
wa[wa]
wo[wo]
马
'ma[ˀma]
'mo[ˀmo]
画
wa[wa]
wo[wo]
茶
dza[dza]
dzo[dzo]
嘉
cia[ʨia]
ko[ko]
射
zhia[ʑia]
zo[zo]
家
cia[ʨia]
ko[ko]
下
shia[ɕia]
o[ˀo]
5.章组宕摄开口三等
白读aon[ɔ̃]韵,文读 aon[ã]韵。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商
shian[ɕiã]
saon[sɔ̃]
昌
chian[ʨʰiã]
tshaon[tsʰɔ̃]
伤
shian[ɕiã]
saon[sɔ̃]
常
jian[ʥiã]
zaon[zɔ̃]
6.寒韵开口一等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肝
kiae[kiɛ]
cie[ʨie]
安
ae[ˀɛ]
ie[ˀie]
看
khiae[kʰiɛ]
chie[ʨʰie]
寒
ghae[ɦɛ]
ye[jie]
⑴乙肝 ih-kiae[ˀiʔ kiɛ];猪肝 tsy-cie[tsɿ ʨie]
⑵安全 ae-zhioe[ˀɛ ʑyø];安生 ie-san[ˀie sã]
⑶看望 khiae-vaon[kʰiɛ vɔ̃];好看 hau-chie[hɔ ʨʰie]
7.日母字
一般规则为白读 ni[ȵ]声母,文读 z[z]/zh[ʑ]声母。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耳
zy[zɿ]
'ng[ˀŋ]
人
zhin[ʑiŋ]
nin[ȵiŋ]
让
zhian[ʑiã]
nian[ȵiã]
绕
zhiau[ʑiɔ]
niau[ȵiɔ]
8.部分非组字,白读如重唇音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万
vae[vɛ]
mae[mɛ]
网
uaon[ˀuɔ̃]
'maon[ˀmɔ̃]
玩
wae[wɛ]
mae[mɛ]
望
vaon[vɔ̃]
maon[mɔ̃]
晚
uae[ˀuɛ]
'mae[ˀmɛ]
忘
vaon[vɔ̃]
maon[mɔ̃]
肥
vi[vi]
bi[bi]
蚊
ven[vəŋ]
men[məŋ]
9.覃韵
例字
文读
白读
例字
文读
白读
南
nae[nɛ]
noen[nøŋ]
蚕
zae[zɛ]
zoen[zøŋ]
①高化,即元音的发音舌位变高,麻韵高化即爲 a[a]→o[o]的语音现象。
五 小称音变
在许多汉语方言中,存在着类似北京话儿化的语言现象。而「儿化」这个概念主要是以官话的角度而言的,许多人对此类语音现象称爲「儿化」有异议。不妨在此引入「小称音变」这一称谓,此词原意指小, 而同时也演化出其他的功能。发生音变的字在下标处注明爲儿。日常书写亦可加后缀「ㄦ」以为区分。
温岭方言中的小称音变,「指小」的功能已经弱化。《县志》载:「温岭话有两种变音,都具有名词化的语法作用。」同时起到柔和语调的作用。从音变的角度讲,可分爲两类。舒声变升调,仄声变降调。
变调型。非入声字本音发生变调,区别于单字调值,也即「小称变调」。例如:桃dau[dɔ]31 → 桃 daur①[dɔ]15
弟 di[di]31 → 弟 dir[di]51
鼻音型。一般爲入声字,原韵的喉塞尾变爲鼻音[ŋ]或者鼻化[˜],同时发生小称变调。有时原韵中的元韵腹也会发生变化。不论阴入阳入,音变后均趋向同一调值 51。温岭话入声字变韵虽然复杂,但是与古音对应整齐,证明了这种变音古已有之。李荣先生早年写作论文之时,对温岭老派ah[aʔ]组入声韵进行了论述,而现时新派已基本并入 eh[əʔ]组。下表中黄色部分即爲老派音。由是可以推断出小称音变的变韵滞后于入声韵的合并,可由音变自然地反推出入声韵的原状。
例如:镬 woh[woʔ]1 → 洋镬 yan-waonr[wɔ̃]51
鸭 aeh[ˀɛʔ]5 → 雄鸭 yon-aer[ˀɛ]51
但随着部分新派鼻音韵的合并,表中最后两组音变也已经合并入 eh[əʔ] → en[əŋ]的音变行列。同时因为小称音变自构能力尚存,故而有大量由新派入声韵派生而出的新小称音节,已失却老派音系的整齐格局, 此处略过不谈。
入声韵(老派)
入声韵(新派)
小称音变(老派)
小称音变(新)
例字
aeh[ɛʔ]
eh[əʔ]
→
ae[ɛ]
鸭发法
iaaeh[iɛʔ]
ih[iʔ]
→
iae[iɛ]
甲荚
uaeh[uɛʔ]
ueh[uəʔ]
→
uae[uɛ]
挖刮活
ah[aʔ]
eh[əʔ]
→
an[ã]
白伯百客
iah[iaʔ]
ih[iʔ]
→
ian[iã]
鹊药脚
eh[ɤʔ]
eh[əʔ]
→
en[ɤŋ]
en[əŋ]
黑
uaeh[uɛʔ]
ueh[uəʔ]
→
uen[uəŋ]
窟
oh[oʔ]
uoh[uoʔ] ioh[yoʔ]
oh[oʔ] uoh[uoʔ]
ioh[yoʔ]
→
on[oŋ]
六
→
uon[uoŋ]
屋谷
→
ion[yoŋ]
粥叔肉竹
oh[oʔ]
→
aon[ɔ̃]
落凿
uoh[uoʔ]
→
uaon[uɔ̃]
镬
ioh[yoʔ]
→
iaon[yɔ̃]
桌
ih[iʔ]
→
in[iŋ]
壁日力
iuih[yʔ]
→
iuin[yŋ]
橘
ih[iʔ]
→
ie[ie]
叶裂
iuih[yʔ]
→
ioe[yø]
月刷
oeh[øʔ]
oh[oʔ]/eh[əʔ]
→
oen[øŋ]
en[əŋ]
粒
附:部分无相应单字音的小称音节②
舒声变升调:鹅 ngour[ŋɯ]15
桃 daur[dɔ]15
球 jiour[ʥiu]15
梨 lir[li]15
橙 jinr[ʥiŋ]15
2.仄声变降调:妹 mer[me]51
弟 dir[di]51
姐 ciar[ʨia]51
鸭 aer[ˀɛ]51
粟 shiaonr[ɕyɔ̃]51
橘 kiuinr[kyŋ]51
粥 cionr[ʨyoŋ]51
①直观起见,将产生小称音变的字拼音转写附加后缀-r,不作实际发音,仅表示区别。如非必要可不予书写。
②所谓无相应单字调,是指日常口语中读单字习惯于读小称音节,在一些词汇中可以体现出该组字的单字调。
六 合音字
所谓合音字,即一种特殊的方言俗字。常用的双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