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日本木村秋则种自然农法苹果的故事吗?在中国也有一位这样的老人!
他叫张虎林,今年68岁了,河南林县人,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高学历、高职称,他凭借着家传中医药理论和知识,刻苦钻研,坚持搞生态农业,在近20年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中医农业组合拳”实用技术,在行业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他说:“小时候家穷,我被饿怕了,如今虽然条件好了,可我知道人一定不能忘本,要敬天尊地爱人。
受命于危难之际
2016年,陕西宜川华康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农们找到了张虎林,他们的果园入不敷出,砍了树舍不得,留下树一家老小连饭都吃不饱。
宜川县地处黄河壶口瀑布之滨,按照地理、气侯区域划分,宜川县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海拔1100米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2℃,年平均日照2552小时(4~9月日照1373小时,苹果旺长期的6~9月,光照率达56%,紫外线光照强烈),幅射总量达123.6千卡/cm²,年平均降水量622毫米。特别有利于苹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树体营养合成及正常生理循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质苹果产区。
这样的好地方,连苹果都种不好,那老百姓还怎么活?面对众人殷切的目光,老人决定放弃自己高薪的工作,和这些农户们一起把苹果种好。但有个条件,那就是种就要种出真正的有机苹果。
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
老人一到宜川县,就专门考察了华康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果园,并召开全体成员大会,会议回顾总结了多年来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套袋、铺地膜等所谓的现代农业措施给环境、土壤、果品和收入带来的各种危害,并要求本合作社所有成员从此开始坚持六不用――不上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套纸袋、不铺地膜,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前提下生产出让消费者放心的有机农产品,并能品尝到40年前的苹果风味。
诚然,要根除40余年的石化农业有害残留积累绝非易事,不仅要改良土壤,还需要改变人的观念。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根本没有尝到过生态有机苹果究竞是啥滋味,已成为当前有机产品销售的很大障碍(没人相信)。
2017年的苹果种植实践中,合作社首先强调了有机肥+有益菌对调理土壤营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秋后的有机肥一定要施足,同时施入解磷解钾和吞噬有害菌的复合有益菌+水溶有机碳肥,让土壤微生物迅速大量扩繁。形成数量优势的复合有益菌群能把被土壤固定了的磷钾元素分解后被根重新吸收利用,还能把有机质分解成小分子态被根直接吸收;水溶碳可以把重金属等有害残留络合或鳌合,提供给微生物继续降解,进而促进土壤营养和生态平衡。
其次,惊蛰之前在地里撒施草木灰干粉,用旋耕机拌入土壤,同时在树上喷洗草木灰浸出液,一举在开春前将病虫害抑制在惊蛰之后苏醒活动危害之前。其三、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果树发育物候期,通过叶面喷施叶面肥和草木灰等,预防病虫害发生,调理树势和苹果生长发育。草木灰在古代中医治疗外伤时常被用作消毒、生肌、愈合,在传统农艺中常被用来灭菌、防虫、治虫。
采取以上措施便可摆脱一切化学制品,实现产品的O农残。华康果业合作社的果园是杜绝使用化学农药、除草剂和激素的,果园的生态系统完全顺其自然。
草长高了就离地15公分割倒,再长高了就再割。所有昆虫的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地上的草就是昆虫的藏身之处。地上没草了,虫子白天只好躲在叶的背面或树皮树缝里,有草了它们就会躲进草里。有了草吃,害虫就不再上树危害。
有草有虫,便招惹来成群野鸡和各种鸟类在草中觅食,帮人消灭害虫。树上还有松鼠在枝头嘻戏,割草时野鸡群飞,还会碰到一窝窝的野鸡蛋。蝶飞蜂舞,一派和谐景观。
一年坚持下来,产品经过了SGS、PON丫、农业部、爱普迪等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机采样检测,194项、179项、71项,各项检测结果均为O农残,肯定了华康苹果的品质。
生态有机苹果不会象套袋、用激素的苹果那样好看,但老人请大家记住,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没有经过大自然洗礼的苹果怎么能叫好苹果。
众里寻他千百度
郭静,一个有机农业的倡导者。她的理念就是寻找最好的食材。机缘巧合,2017年的7月,她在宜川县寻找有机苹果的途中,经人介绍认识了张虎林老人,走进了他们的合作社。郭静说:“人们习惯认为农产品一定要色、香、味俱佳。但在眼下,前边还必须加上“安全”二字。”
“”张老师当时随便在树上摘了一个有疤的果子,洗干净了,我一吃就明白了,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看着年近70岁的老人,为了果农的事,吃住在果园,忙前忙后,我真的太感动了,这才是我要寻找的苹果。”郭静激动地说,我已经很多年没吃过这样美味的苹果了。
迎霜傲雪,她依旧在枝头俏
水果一般随时令成熟,唯苹果的生长期最长。套纸袋的苹果为了赶早上市,往往在霜降前后采摘。采摘前20夭脱掉纸袋,地上铺反光膜刺激果面迅速上色,以适应消费者重外表、图好看的选择心理。好看并不等于好吃!
要知道,真正好吃的苹果务必要经历霜煞,这是苹果提高含糖量和自然风味的极其关键的最后一关!
目前,华康合作社的苹果虽已经过了两次严霜,却仍然高挂在枝头,最好等到遇一次雪压。这样含糖量才会更高,风味才会更浓更足。外表会由自然红色变成紫红色。
张虎林老人说:“上几辈的种地人都懂,所有农作物中生长期越长的就越好吃。这条真理再过几千年也不会被推翻。”张虎林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木村秋则的人,但哪有有什么关系呢?人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就好,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匠人。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如需加入,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